1.用人单位超1个月不满1年未和劳动者签书面合同,要每月付双倍工资。
2.起算时间是用工满1个月次日,如1月1日入职,2月2日起算。
3.截止时间是补订合同前一日,若没补订,到用工满1年的前一日。
4.双倍工资差额按实际收入算,含工资、奖金等。
5.主张双倍工资时效一般1年,从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结论:
用人单位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书面劳动合同,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计算有起算、截止时间及基数规定,且主张双倍工资有时效限制。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支付双倍工资。起算时间是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的前一日,若未补订则到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前一日。双倍工资差额以劳动者实际收入为基数,涵盖计时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不过,主张双倍工资有一年时效限制,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若劳动者遇到此类问题,情况复杂难以把握,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1.用人单位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应支付双倍工资,这是对劳动者权益的有力保障,体现了法律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有助于规范用人单位的用工行为。
2.双倍工资计算:起算时间是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截止时间为补订书面劳动合同前一日,若未补订则到用工满一年前一日;双倍工资差额以劳动者实际收入为基数,涵盖计时或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
3.主张双倍工资有时效限制,一般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
4.建议劳动者及时关注自身权益,入职后若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留意双倍工资时效。用人单位应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合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法律分析:
(1)依据规定,用人单位在用工一个月到一年内未与劳动者签书面合同,要支付双倍工资。起算时间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开始,像1月1日入职,2月2日起算双倍工资,这是为保障劳动者入职合理时间后能有书面合同保障权益。
(2)截止时间有两种情况,补订书面合同的,到补订前一日;一直未补订,到用工满一年前一日。这促使用人单位及时与劳动者签订合同,避免无合同状态长期存在。
(3)双倍工资差额以实际收入计算,涵盖计时、计件工资及奖金等货币性收入,能更全面地保障劳动者应得报酬。
(4)主张双倍工资存在一年时效限制,从知道或应知道权利被侵害日起算,提醒劳动者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提醒:劳动者要留意主张双倍工资的时效,及时采取行动。不同案情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一)明确起算时间
起算时间是用工之日起满一个月的次日,员工要牢记自己入职日期,准确算出双倍工资起算点,像1月1日入职,2月2日起就开始计算双倍工资。
(二)确定截止时间
如果用人单位补订了书面劳动合同,截止时间是补订合同的前一日;若一直未补订,截止时间为用工之日起满一年的前一日。员工要关注合同补订情况,维护自身权益。
(三)计算双倍工资差额
双倍工资差额以实际收入为基数,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货币性收入。员工要留存好工资条等收入证明。
(四)注意时效限制
主张双倍工资时效一般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员工要及时行使权利,避免错过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相关文章
寻找多年的朋友
想找多年的朋友,可先通过你们共同认识的人打听他的下落,或许他们能提供线索。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比如一些社交平台,发布寻找信息。要是知道他以前的地址或工作单位,去实地问问周边的人。要是有他曾经使用过的电子邮箱,也可以试着发邮件联系。多渠道尝试,
想知道的是五一假期加班申请是怎么规定的呢?
五一假期加班需按法律规定支付加班费。依据《劳动法》,用人单位不得强迫加班,安排加班应支付相应加班费,否则违法。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劳动纠纷及法律处罚。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5),微信同号,免费咨询✫✫✫✫✫ 五一假期加班
离婚不判离怎么办
若离婚诉讼未被判决准予离婚,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冷静分析未判离原因。若因证据不足,可收集新证据,比如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聊天记录、分居证据等。若因法官认为夫妻感情还有修复可能,可考虑在判决生效后六个月再次起诉。再次起诉时,要在起诉状中详细
主动离职可以领失业保险金吗
主动离职通常不符合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条件。 根据失业保险相关规定,领取失业保险金需满足非因本人意愿中断就业这一关键条件。主动离职是劳动者基于自身意愿而离开工作岗位,并非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导致失业,所以一般不能领取失业保险金。 不过,存在一些特殊情况
180万能判多少年刑期
针对180万涉案金额,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其最高可能面临的刑期为25年,特别是在数罪并罚的情况下,若总和刑期超过35年,法律规定最高判处25年有期徒刑。因此,及时处理案件以避免刑罚加重至关重要。 ✫✫✫✫✫有法律问题,请打电话15555555523(123中间8个
敲诈勒索罪应该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1)敲诈勒索罪核心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恐吓、威胁或要挟手段,非法获取被害人财物。这一行为严重侵犯了公私财物所有权和公民的人身权利。 (2)量刑方面,根据敲诈勒索财物的数额和情节严重程度分三个档次。数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处三年以下
单次挪用公款数额怎么算
法律分析: (1)单次挪用公款数额的计算依据行为人的实际挪用情况。若挪用货币资金,按实际挪用的货币金额确定;若挪用特定款物,按市场评估价认定数额,像挪用现金直接以挪用现金数为准,挪用房产则需评估其价值。 (2)单次挪用包含不同性质款项时,通常累计计
发明专利证书如何申请?
为了申请发明专利证书,您需按照《专利法》规定,向专利局递交必要的文件,包括身份证明及专利请求书等。这些文件将经过严格的审核流程,一旦审核通过且无异议,专利局便会颁发发明专利证书。请注意,若未能及时申请,您的技术成果可能会被他人捷足先登,导致不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区别
反垄断法与反不正当竞争法立法目的和规制对象不同。依据《反垄断法》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前者旨在维护市场竞争性,防止排除或限制竞争;后者则反对不正当竞争,维护诚实信用。不及时处理垄断或不正当竞争,会破坏市场秩序,损害消费者利益。 ✫✫✫✫✫有法律
微信绑定的电话注销了,微信无法解冻,多次身份验证都失败
进一步想问:是否还有其他途径可以解冻微信账号? 分析说明:除了通过绑定的手机号进行身份验证外,还可以尝试通过微信安全中心提供的其他验证方式,如通过微信好友辅助验证、绑定的邮箱验证等,来解冻微信账号。但具体可行的方式需根据微信平台的规定和账号实际